社会残酷的说说-豆豆语录迷
返回
豆豆语录迷
菜单
造句大全 组词大全 句子大全 个性签名 心情说说 经典语录 换背景

社会残酷的说说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11-11 点击:
心情说说 > 说说大全 > > 社会残酷的说说
《社会残酷的说说》正文内容

社会残酷的说说

对于大一学生而言,不仅仅是要了解一下真实社会,更确切说应该了解一下真实的学术生活,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想要了解社会,应该多读一些社会学的著作,笔者自本科至读博求学12年间,共读过上百本社会学著作,在此与大家分享几本好书!

第一步,认清学术,千万别读博——李连江《不发表,就出局!》

点评:很多学生单纯的以为高校就是象牙塔,就是只要好好学习,认真读博,将来就能继续在高校当老师,但是现实的残酷可以告诉你,没有最一流的教育背景,没有足够的社交细胞,没有抗挫折的能力,没有发表高级学术期刊的能力,那么你在争夺大学教职的道路上就只能出局。全书讨论的是中文期刊与中国问题研究的方法,但是作者所讨论的议题能够出版出来,也是很有魄力的。笔者在几经努力发表过A&HCI核心期刊之后,再读此书感慨颇多,如果早些年读到的话,或许发表之路不会如此坎坷。

第二步,好好深造,争取高学历——【美】兰德尔·柯林斯《文凭社会:教育与分层的历史社会学》

点评:在被劝退学术之路之后,你觉得学习深造高学历就没有用了吗?并不是这样的,兰德尔·柯林斯用《文凭社会》一书告诉你,社会越来越重视文凭,并不是人口增长,教育水平提升带来的问题,其中更深层次的矛盾来源于社会分层带来的社会矛盾,如果不认真深造,你就永远丧失了跃升阶级的可能性,甚至如果你不能达到研究生学历,你很有可能在这个阶级固化的社会中丧失家族曾经拥有的社会地位与财富地位。本书是美国70年代末的社会学经典著作,虽然过去了四十多年,有些理念并不适用于当代社会,但是本书提出的结论还是值得世人深省的,非常有效的回击了“读书无用论”的荒谬。

第三步,认知差异,面对不平等——【美】安妮特·拉鲁《不平等的童年:阶级、种族与家庭生活》

点评:想要认识到社会的残酷,首先要从身边人的认知开始,上高中时因为地域共通,一切为了高考的圈养式教育模式,同学之间个性化的部分很少可以展现出来,大部分同学之间的差别性与特殊性,很难被学生个体所认知,上了大学就不一样了,天南海北的差别之大,时不时会让人汗颜。社会分层、地域背景差异会非常明显的暴露在各位同学面前。《不平等的童年》一书是教育心理学的经典,本书作者先后考察了美国贫困家庭、工人阶级家庭、中产阶级家庭子女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的种种行为表现和人生成就走向,最终肯定了父母的社会地位是决定孩子人生成长、阶层跃升、经济平凡或者非凡的最大诱因,本书直观的揭示了即便是接受了同样的教育层次,不同社会地位的家庭因其教育方法与教育水平的高低,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未来的人生走向。这是很残酷的社会现实,值得每个学生去认真品读。

第四步,积极社交,千万别社恐——【日】NHK特别节目录制组:《无缘社会》

点评:单不单身,是否社交,其实短期看来问题都不大,但是长远看来,之于人生,还是有些值得未雨绸缪的思考,已经固化阶级的日本社会或许给当代中国一定的启示,这本书很沉重,是日本NHK电视台的系列纪录片《无缘社会》的解说词,该片现在在互联网仍能找到,当众多的社会问题导致数以万计的“无缘死”人群在这个社会涌现时,社会的多样性缺失一显无疑。

第五步,恋爱结婚,从尊重女性开始——李霞《娘家与婆家:华北农村妇女的生活空间和后台权力》

点评:常言道,对于每个男人来说,想要有幸福的家庭生活一定要学会处理婆媳关系。商务印书馆副编审李霞老师,是知识女性的杰出代表,本书是她在北大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本书能在常人均能见处见常人未见之真知,她从女性的成长、结婚、生育、成为母亲、从娘家到婆家之间的身份变化,挖掘出了中华女性成长在不同阶段时身份地位的变化轨迹及其意义。本书虽然是部艰深的学术论著,但是本书对婆媳关系有很多深层次地社会学理论性探讨,聪明人翻翻此书都会学到很多的!

第六步,在中国,要懂点儿人情世故——翟学伟《中国人的脸面观:形式主义的心理动因与社会表征》

点评:中国人经常讲究我们有特殊国情,于是大英百科全书特意给我们造了一个中国特色词汇——GUANXI. 在中国关系社会学中,尤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懂得“有里有面”,南京大学翟学伟教授这本经典,既梳理了关于面子的民国社会学研究学术史、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文化研究学术史同时秉持严谨的学术理念,加强了对中国关系社会中形式主义与文化研究的层面思考,更为学院派地系统性论述了中国人的脸面观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读本书,有利于了解中国社会的本质特征。

第七步,你以为事业有成,老婆孩子热炕头就算过上美好生活啦?——【瑞典】 奥维·洛夫格伦 / 乔纳森·弗雷克曼《美好生活:中产阶级的生活史》

点评:本书出版于1979年,两位瑞典学者用民族志的记录方式,向世界呈现出让社会分层变化所能造成的社会震动。作者指出中产阶级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这种阶层分化的定型来源于纪律性对中产阶级的要求,形成中产阶级的三角基础:恩爱夫妻、慈爱父母、美好家屋。

这三者都是被建构出来的中产阶级生活必要因素,只有当中产家庭的各个角色保持卫生良好和禁欲主义的行为模式,增强个体自律性,推崇对个体隐私权的保护,这些个体意识都是带有浓重的标签化特色,也是当这些标签同时出现、各尽其职之时,个体才能被社会阶层所肯定的那种中产阶级家庭的“幸福”。在这种家庭中,丈夫势必比妻子大五岁,属于父亲式的家庭,婚姻是中产阶级为了维护财产而产生的纽带,这一切都是为构成家庭而存在,稳定的家庭结构是中产阶级形成的基础保障。而中产阶级的生活,被“无聊”与程式化贯穿始终。

想要让你的生活过的丰富多彩、勃勃生机,一定要学会为你所爱的人增添生活的新鲜感,否则你就沦入了无聊的“中产阶级美好生活”,这是本书告诉你的有关生活的残酷。

以上七本书或许足够冷门,但是只有冷静的头脑才能清晰认知社会的残酷。

上一篇:qq空间搜索说说
下一篇:选择自己的路说说

相关说说大全

推荐说说大全

热门说说大全

  • 没有情人的情人节说说
  • 谢谢老板的说说,感谢老板请客吃饭句子,感谢领导请吃饭的说说
  • 表示很闲的说说,一个人太闲的经典说说,人最怕闲的经典语录
  • 戴口罩说说搞笑
  • 做面包的心情说说
  • 家里养花的心情说说
  • 累瘫了的心情说说,累瘫的经典句子,感觉自己累瘫的说说
  • 包饺子搞笑说说,关于包水饺的搞笑说说,第一次包饺子的搞笑说说
  • 最新说说大全

  • 十年朋友的经典说说
  • 生气以后的个性说说
  • 赛新房的说说
  • 亲人走了的伤感说说
  • 六一看画展的说说
  • 和同事一起游玩的说说
  • 搞笑又伤感考试的说说
  • 佛说搞笑的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