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三毛冰心席慕容汪国真经典语录

当我们要了解一些三毛冰心席慕容汪国真经典语录的时候,豆豆语录网已经为您备好了这些三毛冰心席慕容汪国真经典语录的内容,等待您的翻阅,相信这些三毛冰心席慕容汪国真经典语录的相关信息会是您正想要阅读的经典语录。



三毛冰心席慕容汪国真经典语录



三毛冰心席慕容汪国真经典语句



滚滚红尘。

这些年,大家都为追逐名利所累。

滋养和温暖过生命的诗歌,渐渐从生活中淡出,渐行渐远。

2017年12月14日,在这个寒冷的冬日,余光中先生逝世的消息,集体刷屏。

余光中先生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道无法抹去的记忆,千万人追念,重读乡愁。

突然发现,无论名利如何绚烂,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依然藏着,

诗和远方。

1

时光上溯,1991年1月,我在校园阅报栏的报纸上看到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台湾著名作家三毛,1月4日凌晨,在台北荣民总医院自杀身亡。

我不敢相信,浪漫的三毛会这样离我们而去。

那几天我没有心思上课,日记里写的都是因为三毛离去后的伤感与怀念。

三毛写的《撒哈拉的故事》,出版于1976年,80年代初又出版了《万水千山走遍》。

两岸关系解冻后,这两本书传入大陆。

清新的文笔,和浪漫的故事,引燃了大陆“三毛热”。

那两本书,在同学间争相传阅。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

三毛与荷西的爱情,还有浪漫的旅程,成为了少男少女们憧憬的,爱与远方。

直到现在,人们仍然期待着,世界那么大,好想和你踏上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1990年,三毛完成了唯一的剧本,《滚滚红尘》,也是她的最后一部作品。她对世界和生命的意念,渗透于这部作品中。

电影《滚滚红尘》上映的时候,三毛已经离我们而去。

我们都是红尘中的一粒尘埃,诗与远方,难抵红尘滚滚。

著名作家贾平凹说:“许多年里,到处逢人说三毛,我就是那其中的读者,艺术靠征服而存在,我企羡着三毛这位真正的作家”。

三毛对生命的看法与常人不同,我们应尊重她的选择,不用太悲哀。

三毛是这样说给自己的: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2

上世纪八十年代,“琼瑶热”,点燃了那个年代的校园“早恋潮”。

1988年,我读初中时,我买了一本琼瑶写的《在水一方》,从此痴迷如狂。

《窗外》、《菟丝花》、《几度夕阳红》、《一帘幽梦》、《心有千千结》、《海鸥飞处》、《燃烧吧,火鸟》……一本接着一本读。

上课时我常把琼瑶的书放在课本下面,偷偷阅读。

假期里,我步行两个多小时去镇上,为的就是去图书馆读琼瑶的书。

在书店或是图书馆,琼瑶的著作,可以摆满一个书架。

每一本书,都有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诗情画意、意境优美。

这些故事,大都拍成了电影,玉女林青霞,和秦汉主演。

融入故事的古典诗词歌赋,让悲欢离合的爱情,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文艺和浪漫。

1989年,琼瑶与湖南电视台建立了合作关系,1990年,《婉君》播出,火遍大江南北。

1992年,电视剧《青青河边草》播出时,我也是追剧迷之一。

1998年-1999年创作拍摄了电视剧《还珠格格》,创造了中国电视剧的最高收视纪录,也让赵薇、林心如、周杰、范冰冰等人一夜成名。

红尘滚滚。

当年清纯可爱的小燕子,没能抵挡住红尘污染,在金钱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2001年,琼瑶将《烟雨濛濛》改编拍摄成《情深深雨濛濛》,其主题曲至今传唱。

这些年还创作拍摄了《天上人间》、《又见一帘幽梦》、《新还珠格格》、《花非花雾非雾》等等电视剧,拍一部,火一部。

琼瑶,文坛奇女子,永远婷立,在水一方:

绿草苍苍,白露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

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

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

3

1990年到1991年,诗集《年轻的潮》、《年轻的思绪》出版,迅速火爆校园。

诗集的作者名叫汪国真,这两本诗集,引燃了那些年的“汪国真热”。

买不到诗集的同学们,开始手抄诗集。

手抄本诗集在校园内流传,成为那个时代特有的现象。

我不去想,

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遗憾是的,以后的这一二十年,我们与诗歌的距离,渐行渐远。

只有少许的诗情画意,在坚韧地守护着文字的力量,继续温暖着我们的漫漫前行路。

2015年4月26日,热爱生命的汪国真,因病去世。

那时也勾起了那一代人的集体缅怀。

因为那些已经消逝了的,

无法返回的,青春。

我们可以欺瞒别人

却无法欺瞒自己

当我们走向枝繁叶茂的五月

青春就不再是一个谜

向上的路

总是坎坷又崎岖

要永远保持最初的浪漫

真是不容易

有人悲哀

有人欣喜

当我们跨越了一座高山

也就跨越了一个真实的自己

4

1990年放暑假时,有个女同学赠送给我一份礼物:手抄本的《无怨的青春》。

那几年的“席慕蓉热”,成为校园奇观。

《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两本薄薄的诗集,有些同学能够从头背诵到尾。

书店售完了,同学们只好手抄传阅。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现在,正是,

重门却已深锁,

在芬芳的笑靥之后,

谁人知道我莲的心事。

无缘的你啊,

不是来得太早,就是,

太迟……

现在重读这些句子,恨青春不再重来!

想当年,为何那么轻易,就把青春弄丢!

2015年6月,我去台湾时,特意多带了一个行李箱,希望从诚品书店带些书回来。

在台北诚品书店信义店,我买了十多本书,其中一本:席慕蓉的第七部诗集《以诗之名》。

还有一本,齐邦媛的《巨流河》。

这首《别后》,就是《以诗之名》的其中之一:

原来

用整整的一生来慢慢错过的

竟是我们这唯一仅有的

整整的一生啊!

别后

5

《乡愁》,余光中先生创作于1971年。

八十年代两岸关系缓和后,《乡愁》传入大陆,并且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在学校的诗歌朗诵会上,我们朗读的就是《乡愁》,

虽然那时不识愁滋味。

我买过一部《台湾诗歌选》,就是因为这部书中收录有余光中的诗歌。

诗歌之盛,在那些岁月里,受到全社会的喜爱,盛况空前绝后。

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因为诗歌而登峰造极。

历经30年,乡愁依然是很多人的温暖记忆。

2017年12月14日,在这个寒冷的冬日,余光中先生与世长辞。

千万人集体追念,重读乡愁。

让我们再读读余先生的其他诗歌吧。

——余光中《等你在雨中》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著黄昏,隔著这样的细雨

永恒,刹那,刹那,永恒

等你,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

等你,在刹那,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

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浆,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著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

步雨後的红莲,翩翩,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中,有韵地,你走来

余光中《永远,我等》

如果早晨听见你倾吐,最美的

那动词,如果当晚就死去

我又何惧?当我爱时

必爱得凄楚,若不能爱得华丽

你的美无端地将我劈伤,今夏

只要伸臂,便有奇迹降落

在摊开的手掌,便有你的降落

在我的掌心,莲的掌心

例如夏末的黄昏,面对满池清芬

面对静静自燃的灵魂

究竟哪一朵,哪一朵会答应我

如果呼你的小名?

只要池中还有,只要夏日还有

一瓣红艳,又何必和你见面?

莲是甄甄的小名,莲即甄甄

一念甄甄,见莲即见人

只要心中还有,只要梦中还有

还有一瓣清馨,即夏已弥留

即满地残梗,即漫天残星,不死的

仍是莲的灵魂

永远,我等你分唇,启齿,吐那动词

凡爱过的,远不遗忘。反受过伤的

永远有创伤。我的伤痕

红得惊心,烙莲花形

余光中《碧潭》

十六柄桂浆敲碎青琉璃

几则罗曼史躲在阳伞下

我的,没带来的,我的罗曼史

在河的下游

如果碧潭再玻璃些

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

如果蚱蜢舟再蚱蜢些

我的忧伤就灭顶

八点半。吊桥还未醒

暑假刚开始,夏正年轻

大二女生的笑声在水上飞

飞来蜻蜓,飞去蜻蜓

飞来你。如果你栖在我船尾

这小舟该多轻

这双浆该忆起

谁是西施,谁是范蠡

那就划去太湖,划去洞庭

听唐朝的猿啼

划去潺潺的天河

看你发,在神话里

就覆舟。也是美丽的交通失事了

你在彼岸织你的锦

我在此岸弄我的笛

从上个七夕,到下个七夕

6

2015年6月,我去台湾时,在大同大学短暂学习了《台湾经济发展史》和《两岸近代史观》课程,主讲的教授,学识渊博,脉落清晰。

教授说,台湾近年最畅销的书,是齐邦媛的《巨流河》。

齐邦媛生于1924年,历时四年写成《巨流河》,2009年出版,时年85岁。

因此我特地去诚品书店买到了这本书。

席慕蓉也为《巨流河》写了一首诗,名为《一首诗的进行》:

即使成为灰烬

也是玫瑰的灰烬

即使深埋在流沙之下

也是曾经傲人的几世繁华。

席慕蓉在诗中点出“我钟情的时候是天高月明的,钟情焚烧之后留下的是玫瑰的灰烬,诗境虽是她的,心境却是我的。”

齐邦媛说,“《巨流河》是我从内心深处写给世界的一封诚恳的长信”。

齐邦媛以缜密通透、深情至性、字字珠玑的笔力,从辽宁巨流河写到台湾哑口海,以一个奇女子的际遇,见证了两代人纵贯百年、横跨两岸的大时代变迁。

书中关于国军在正面战场上的浴血奋战与惨烈牺牲,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巨流河》是一部关于两岸的血泪史,读之,不能掩卷。

每个人的灵魂都需要滋养,和温暖。

阅读,是一件高尚的事,

每个人都不应弄丢,诗与远方。

且行且珍惜,

诗意般前行。

金庸、古龙、三毛、席慕容、北岛、王朔、钱钟书、张爱玲现在都还有人读呢,不知谁是最后一拨儿,汪国真是没人读了,红过一段时间,后来就绝迹了。

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

其实写诗是一件最容易的事情。只要你愿意多打几个回车再来点华丽的辞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