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林语堂经典语录 婚姻

豆豆语录网提供林语堂经典语录 婚姻精选内容!是不是最近刚好要想要了解或者阅读一些林语堂经典语录 婚姻的相关语录呢?在林语堂经典语录 婚姻这个语录专题里面,可能会有你需要的相关经典语录!



林语堂经典语录 婚姻



  两脚踏东西文化  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我的话》  彻悟与痛苦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吾国吾民》  稀罕  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满足者亦属罕有。  ——《吾国吾民》  中国就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 本身是最底阶层, 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 在动物世界里找这么弱智的东西都几乎不可能。  倘无幽默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一夕话》  倘无女子  没有女子的世界,必定没有礼俗、宗教、传统及社会阶级。世上没的天性守礼的男子,也没的天性不守礼的女子。假定没有女人,我们必不会居住千篇一律的弄堂,而必住在三角门窗八角澡盆的房屋,而且也不知饭厅与卧室之区别,有何意义。  男子喜欢在卧室吃饭,在饭厅安眠的。——《金圣叹之生理学》  人之渺小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  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  ——《苏东坡传》  悠闲的情绪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生活的艺术》  快乐哲学  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  ——《生活的艺术》  笔和锥  作家的笔正如鞋匠的锥,越用越锐利,到后来竟可以尖如缝衣之针。但他的观念的范围则必日渐广博,犹如一个人的登山观景,爬得越高,所望见者越远。——《生活的艺术》  与古人面谈  一本古书使读者在心灵上和长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对,当他读下去时,他便会想象到这位古作家是怎样的形态和怎样的一种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马迁都表示这个意见。  ——《生活的艺术》  警醒迟钝  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它教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生活的艺术》  可怜的世界  ……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生活的艺术》  最美的时候  一个女子最美丽的时候是在她立在摇篮的面前的时候;最恳切最庄严的时候是在她怀抱婴儿或搀着四五岁小孩行走的时候;最快乐的时候则如我所看见的一幅西洋画像中一般,是在拥抱一个婴儿睡在枕上逗弄的时候。  ——《生活的艺术》  乘船的旅客  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上船的旅客。——《生活的艺术》  热情加智勇  人生是残酷的,一个有着热烈的、慷慨的、天性多情的人,也许容易受他的比较聪明的同伴之愚。  那些天性慷慨的人,常常因慷慨而错了主意,常常因对付仇敌过于宽大,或对于朋友过于信任,而走了失着。……人生是严酷的,热烈的心性不足以应付环境,热情必须和智勇连结起来,方能避免环境的摧残。——《生活的艺术》  死了三次  凡是谈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损害了它;凡是企图证明它的人,都反而伤残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个标识和定出一个思想派别的人,都反而杀害了它:而凡是自称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  所以一个真理,等到被竖立成为一个系统时,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生活的艺术》  旷达的幽默家  那些有能力的人、聪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时,也就是最懦弱而糊涂的人,缺乏幽默家的勇气、深刻和机巧。  他们永远在处理琐碎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那些心思较旷达的幽默家更能应付伟大的事情。——《生活的艺术》  刻板  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生活的艺术》  想做另一个人  一位现代中国大学教授说过一句诙谐语:“老婆别人的好,文章自己的好。  ”在这种意义上说来,世间没有一个人会感到绝对的满足的。大家都想做另一个人,只要这另一个人不是他现在的现在。——《生活的艺术》  老年之美  古教堂、旧式家具、版子很老的字典以及古版的书籍,我们是喜欢的,但大多数的人忘却了老年人的美。  这种美是值得我们欣赏,在生活是十分需要。我以为古老的东西,圆满的东西,饱经世变的东西才是最美的东西。——《生活的艺术》  不近人情  我所以反对独裁者,就因为他们不近人情。因为不近人情者总是不好的。  不近人情的宗教不能算是宗教;不近人情的政治是愚笨的政治,不近人情的艺术是恶劣的艺术;而不近人情的生活也就是畜类式的生活。——《生活的艺术》  旅行家  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  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旅行的要点在于无责任、无定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客和无目的地。一个好的旅行家决不知道他往那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从何处而来。他甚至忘却了自己的姓名。——《生活的艺术》  蚕  一个学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饲小鸟的老鹰;一个思想家则像一条蚕,他所吐的不是桑叶而是丝。  ——《生活的艺术》  和土壤相亲  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生活的艺术》  温饱黑甜  我曾经说过,中国人对于快乐概念是“温暖、饱满、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觉的情景。  一个中国诗人也曾说:“肠满诚好事;余者皆奢侈。”——《生活的艺术》  过客  我们对于人生可以抱着比较轻快随便的态度:我们不是这个尘世的永久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生活的艺术》  美人鱼  如果我自己可以自选做世界上作家之一的话,我颇愿做个安徒生。  能够写美人鱼(The Mermaid)的故事,想着那女人鱼的思想,渴望着到了长大的时候到水面上来,那真是人类所感到的最深沉最美妙的快乐了。——《生活的艺术》  所有科学的进步,都在乎这好奇心。好奇心,就是趣。科学发明,就是靠这个趣字而已。  

林语堂经典语句 婚姻



林语堂:用爱情的方式过婚姻,没有不失败的

在拼命讲浪漫的社会里,大家觉得婚前相爱更为新奇可喜。其实,所有的婚姻,任凭怎么安排,都是赌博,都是茫茫大海上的冒险。

最近重读《苏东坡传》,写到苏氏兄弟娶亲成家一节,林语堂表达了自己的婚姻观,如上。既然在他看来,任凭怎么安排都不过一场赌博,在婚恋这桩被世人视为终身大事上,也就更多了随遇而安的风格。

烂漫青春,翩翩少年,林语堂爱上一位陈氏姑娘。

彼时,他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品学兼优,是为人中翘楚。于他而言,种种奖励与名誉也好,众人的青睐也罢,都抵不过爱情带来的欣悦。她叫陈锦端,林语堂同学的妹妹。他觉得陈姑娘生得奇美无比,一见倾城,一见钟情。

奈何出生悬殊,一个乃名门之女,一个只是区区牧师的儿子,若讲求门当户对,怎么可以?

在佛家看来,一切痛苦无不源于心中执着。假若转念再想,身处滚滚红尘,为真爱执一回着又如何?林语堂在男女情感上不是一根筋的人。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二十四岁那年,他娶了陈家隔壁的寥氏女子,名翠凤。

结婚之后,林语堂做了一个让人费解的举动,即便在盛产各色传奇的民国年代也算得上惊世骇俗——一把火烧了结婚证。他给出的理由让人听了觉得意料之外,细思一番又在情理之中。他说:“结婚证书只有在离婚才用,我们烧掉吧,今后用不着它。”

对于妻子,这算离奇的承诺。对于自己,当是决心。

既娶之,则爱之。既处之,则惜之。

在婚恋问题上,林语堂有不少心灵鸡汤式的感悟值得红男绿女们品咂。他说,现代人的毛病是,把爱情当饭吃,把婚姻当点心吃。用爱情的方式过婚姻,没有不失败的。

不知他是按照这样一种思想理念经营了一世婚姻,还是从婚姻中获得如此感想,总之,人生旅途中先后端上的点心和主餐,他都处理得当,甚至说遗憾之余自有一份圆满。

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听来似乎不无骄傲:

我把一个老式的婚姻变成了美好的爱情。

林语堂的爱情从婚姻开始。

用现在话说就是,先结婚,后恋爱——这好像的确是一个冒险,但颠个位,就能确保万事无忧白头偕老么?

伟大的思想家在情感问题上也会显示出人性的真实和不足,鲁迅在丈夫这一角色上的演绎就不成功,让妻子守了一辈子活寡,名为朱安,却是一生欠安;

徐志摩对于爱慕的女子情深意切,只顾自己追求心中所爱,逼迫妻子张幼仪打掉腹中胎儿,为此冷言相对;

提出三从四得(太太外出要跟从,太太的话要听从,太太讲错要盲从,四德是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发怒要忍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花钱要舍得)的胡适婚后也闹过绯闻,以至悍妻江冬秀举起菜刀以死相胁;

胡兰成更是走了就忘见了就爱……

以上这些,压根无需用文明的道德准绳评判,情爱之上如何份出对与错是与非?不过相比之下,林语堂算得上民国好丈夫。

关于如何做个好丈夫,他有属于自己的两条标准:

一、太太喜欢的时候,你要跟着她喜欢,太太生气的时候,你不要生气。

林太太身材丰腴,但她和所有女人一样,不喜欢别人说她胖,却喜欢别人夸赞她挺直的鼻梁。所以,每每她生气,林语堂就上前捏一记她的鼻子,再说一些欢喜的话,彼此笑一笑,也就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少说一句,比多说一句好,有一个人不说,那就更好了。

关于吵架,林语堂认为,世上压根没有不吵架的夫妻。假定连这点常识都没有,先别结婚,长几年见识再来。那么再来之后若遇吵架,怎么办?对此,他给出建议:

少说一句,比多说一句好,有一个人不说,那就更好了。

这便是豁达。

出生卑微,凭着文学成就获得社会名誉,享誉海内外,难得的是没有绯闻,更没有喜新厌旧。除了珍惜,大师相片中的浅笑眉目已总给我一种随遇而安的印象。果不其然,后来读到他这样两句诗:

人生过客来无处,休说故里在何方。

随遇而安无不可,人间到处有芳香。

一个人对待感情与人生的态度大抵一脉相承。

一个人活到即将离去,好像也的确没什么情意需要遮遮掩掩不可坦言。事实上,坦荡的人向来真挚。耋耄八十,林语堂在《八十自述》中写道:“我从圣约翰回厦门时,总在我好友的家逗留,因为我热爱我好友的妹妹。”好友的妹妹,就是当年一见倾心一生难忘的陈锦端。尽管一生难忘,却没有影响对婚姻经营妥善。

爱着的,放心底。身边的,善待之。

随缘而遇,随遇而安,大概就是如此。

婚姻犹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样欣赏它,又怎样驾驶它。这是林语堂大师的又一婚姻金句。

民国风雨飘摇,追求个性的烟花璀璨绽放。林语堂与寥翠凤的婚姻之船携手驾驶到了五十年时,名为金婚。他送给妻子一枚勋章,据说上面刻有美国诗人詹姆斯惠特孔莱的诗作,可作为他俩风雨同舟的印证:

同心相牵挂,一缕情依依。

岁月如梭逝,银丝鬓已稀。

幽冥倘异路,仙府应凄凄。

若欲开口笑,除非相见时。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抓到的牌不太好,就会在心里报以一声沮丧叹息,因为觉得不会赢,乐趣顿然消失。也有人说,赢不赢,牌好牌烂不是唯一决定因素,掉以轻心,好牌也会打输,运筹帷幄,烂牌也可打赢。

不妨换个角度看,打牌的乐趣,有一部分恰好就在抓牌的过程中,与好坏、输赢都无关。

不知道下一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也是一种新奇。

用世俗眼光看,林语堂的这一次人生赌赢了,赢得别有一番圆满。更多的不在于此。

没有

秋风萧瑟,人生已到枫叶初红的时期。余下的季节只有冬。但人生只有一个四季的轮回。冬天过了,人生也就结束了。贮藏再多,也没有用武之地。每个人年轻的时候,是应该拼搏的,但无论结果怎样。人到老了,都有休息的权利。有儿女绕膝得享天伦之乐的时刻。人生秋天的美丽,不该带着伤感去缅怀,不该带着不甘继续奋斗,到了这个季节,就美丽的享受一次。林语堂是个长于享受生活的人,对一切皆从容而海涵。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有的是与读者结知己的随意。对于人生,他有自己的看法。他的朋友只需对他的观点持尊重态度,并不需要赞同。

我想这应该是他晚年的话吧
一生的沧海桑田,使他对人生的感悟更透彻,但是略显消极。

参考资料: 无

  悠闲的情绪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生活的艺术》  快乐哲学  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  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生活的艺术》  笔和锥  作家的笔正如鞋匠的锥,越用越锐利,到后来竟可以尖如缝衣之针。但他的观念的范围则必日渐广博,犹如一个人的登山观景,爬得越高,所望见者越远。  ——《生活的艺术》  与古人面谈  一本古书使读者在心灵上和长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对,当他读下去时,他便会想象到这位古作家是怎样的形态和怎样的一种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马迁都表示这个意见。——《生活的艺术》  警醒迟钝  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  它教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生活的艺术》  可怜的世界。

秋风萧瑟,人生已到枫叶初红的时期。余下的季节只有冬。但人生只有一个四季的轮回。冬天过了,人生也就结束了。贮藏再多,也没有用武之地。每个人年轻的时候,是应该拼搏的,但无论结果怎样。人到老了,都有休息的权利。有儿女绕膝得享天伦之乐的时刻。人生秋天的美丽,不该带着伤感去缅怀,不该带着不甘继续奋斗,到了这个季节,就美丽的享受一次。
林语堂是个长于享受生活的人,对一切皆从容而海涵。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有的是与读者结知己的随意。对于人生,他有自己的看法。他的朋友只需对他的观点持尊重态度,并不需要赞同。

参考资料: 自家言论

  彻悟与痛苦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吾国吾民》  稀罕  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满足者亦属罕有。——《吾国吾民》  中国就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 本身是最底阶层, 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   在动物世界里找这么弱智的东西都几乎不可能。  倘无幽默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一夕话》  倘无女子  没有女子的世界,必定没有礼俗、宗教、传统及社会阶级。  世上没的天性守礼的男子,也没的天性不守礼的女子。假定没有女人,我们必不会居住千篇一律的弄堂,而必住在三角门窗八角澡盆的房屋,而且也不知饭厅与卧室之区别,有何意义。男子喜欢在卧室吃饭,在饭厅安眠的。——《金圣叹之生理学》  人之渺小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  在山水画里,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  ——《苏东坡传》  悠闲的情绪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  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生活的艺术》  快乐哲学  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  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生活的艺术》  笔和锥  作家的笔正如鞋匠的锥,越用越锐利,到后来竟可以尖如缝衣之针。但他的观念的范围则必日渐广博,犹如一个人的登山观景,爬得越高,所望见者越远。  ——《生活的艺术》  与古人面谈  一本古书使读者在心灵上和长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对,当他读下去时,他便会想象到这位古作家是怎样的形态和怎样的一种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马迁都表示这个意见。——《生活的艺术》  警醒迟钝  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  它教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  ——《生活的艺术》  可怜的世界  ……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生活的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