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李宗吾心理与力学经典语录

李宗吾心理与力学经典语录这篇内容是经过特别精心的整理的,这篇经典语录的内容相关性较强,所以,如果您想要看看李宗吾心理与力学经典语录的话,这一篇李宗吾心理与力学经典语录应该是您需要的。



李宗吾心理与力学经典语录



李宗吾心理与力学经典语句



李宗吾心理与力学智慧全书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请采纳

已发送。

李宗吾( 1879年一1943年),原名世全, 改名世楷,字宗儒,四川富顺(今属四川自贡) 人,近现代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他早年加 入同盟会,从事教育工作多年。1916年,他到全 国各地考察教育,提倡改革教育。他认为当时的 教学内容陈腐,学制拘谨,学生成绩低劣。他在 四川推行会考制,并任主考委员。他自号“厚 黑教主”,1912年写成《厚黑学》,1935年写成 《厚黑丛话》。

大二暑假的时候本来还专门去自贡一趟,想找到李宗吾先生的墓地,结果打听了不少人都不知道李宗吾这个人,只有作罢。我不敢妄评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只能谈一谈我对厚黑学现象的认识和看法。人生最可笑的就是你认真的说一句话,别人都当你放屁,你开玩笑的一句话,所有人都把它当作真理。就好像中国有句古话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本是一句反讽的话,古时候有三教九流,用屠夫比较读书人,本身是讥讽那些负心的读书人。但是后来却用来指责读书人。味道成了书读得越多,越是狼心狗肺。厚黑,所有人都能理解,厚者,脸皮厚也。黑者,心子黑也。但是李宗吾先生写厚黑也有近百年了,我很怀疑真的有那么多人反思过李宗吾要表达的含义吗?鲁迅的写《狂人日记》,用了夸张手法,公认的《狂人日记》是一篇讽刺旧社会吃人礼教的旗帜性作品。(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厚黑学发表于1912年)。《厚黑学》最开始是一篇发表在报纸的短篇,大意就是刘邦项羽,刘邦厚黑,项羽仗义,所以刘邦打败了项羽。三国鼎立,曹操黑第一,刘备厚第一,孙权厚黑第二,所以一个打不过一个,三国鼎立。我相信能读出厚黑学的讽刺不需要有多厚的文学底蕴,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级别的难度。而厚黑学想表达的意思我觉得也很简单:在尊崇孔孟之道的时代,为官者,当权者,以权谋私,不要脸,黑心。仁义只是旧社会的一张表皮,而撕开这张皮,当然这张皮很厚,下面的腐败已经惨不忍睹了。本来一篇嬉笑文章,骂的的是贪官污吏,但是反而在社会引起热潮,据说蒋介石看到了还把他列为禁书。(没有考证,说不定又是用这个讽刺蒋公啊。)我都能感觉到宗吾先生的那种想笑的情绪,所以一不做二不休,写了一大本,还自封厚黑教主。用黑自己去嘲讽这个社会,他嘲讽的是100年前的民国,清政府,而今天依然有效,可泣可笑。让我想到了和他同时的鲁迅,鲁迅变着法嘲笑别人,他当着面嘲笑别人,但是被他们嘲笑的人,今天依然生活在我们周围,或许就是你和我。而我们中的不少人依然以仁义为皮,厚黑为心,大谈他们的发家史。前仆后继。除了嘲讽的语气,我也在他后来的文稿中看到了他对这件事情的反思,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对厚黑这个本事如此关注。作为一个读书人,那个时代还有不少人是学习孔孟的,却赞同厚黑,而忘了千古圣人传下来的仁义。引起了他对性善性恶的反思,而这些大家都视而不见,只学会了厚黑,学会了十二字真言。一叶蔽目,不见天日。前面我拿宗吾先生和鲁迅先生对比,是我真的认为他是和鲁迅先生一个级别的人物,文学上宗吾先生没有留下太多东西,但是在思维上,我认为他们都能代表那个时代的先进分子。他们揭示的那些黑暗,是人性的黑暗,社会的黑暗,这样的人称得上人类的明灯。而这样的人却被大多数人遗忘,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我看到的熟悉李宗吾的人评论李宗吾,没有一个人在他身上用过厚黑的评语。他是四川高等学堂毕业的,算起来应该还是我的学长。应该在朱德前后入学。宗吾这个名字是他自己取的,宗吾,独立自己的思想,但是他的故事却让人看到了随波之人太多。四川离北京上海很远,但是,发生在千里之外的新文化运动,他是经历过的,甚至有的思想是不晚于胡适陈独秀的。而这些思想没有人谈起过,大家都只记得厚黑教主李宗吾,却连李宗吾这个名字所代表的意义都还不甚了解。他最得意的是他的一篇《心理与力学》,我看到最近有一本畅销书好像也有类似理论,简单的说就是两个人就像两块磁铁一样,有的相吸,有的相斥。他是吸引我的。他是我最喜欢的川大人,没有之一。他的书比他知名,川大官方著名校友的名单找不到他。李宗吾这人最坏了,他是讲厚黑学的,我不认识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