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宗月大师 老舍经典语录

宗月大师 老舍经典语录这篇内容是经过特别精心的整理的,这篇经典语录的内容相关性较强,所以,如果您想要看看宗月大师 老舍经典语录的话,这一篇宗月大师 老舍经典语录应该是您需要的。



宗月大师 老舍经典语录



宗月大师 老舍经典语句



宗月大师(1880-1941),俗姓刘,名寿绵,满族,是京城富家子弟。宗月大师出家前,人称“刘善人”。1925年出家,法名“宗月”。
老舍所写的《宗月大师》,最初发表于1940年1月23日,当时北京还由日本侵略者控制,可能是为了避免给相关人士带来麻烦,老舍并没有写宗月大师的抗日事迹,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不惜自己及家人受苦,也要帮助穷人。而事实上,宗月大师为抗战做了很大贡献。最值得称道的是,宗月大师冒着生命危险,掩埋了抗日战争中阵亡的中国军民遗骸。“佛家忠臣,师门孝子”这一称号,宗月大师是当之无愧的。面对日本侵略者,宗月大师表现出中国人的民族气节,确实是国家忠臣,体现了佛教的大无畏精神;面对穷苦百姓,宗月大师表达了无限的怜悯,并进行了竭尽所能的救济,是佛教慈悲精神的最好说明。
老舍在自己的一生中常常是以“宗月大师”的向善、助人做为自己学习和效法榜样的。他不仅在青少年时期曾经积极地参加过一些佛教的慈善活动,而且即使到了晚年也仍保持着助人为乐的品格,以至于老舍挚友萧伯青在听了“宗月大师”的事迹后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说:“老舍先生就是宗月大师”。如果说对老舍青少年时期影响最大的人首先是他的母亲的话,那么第二个人就是“宗月大师”了。

参考资料: http://blog.sina.com.cn/s/print_43a8288401000a5s.html

宗月大师(1880-1941),俗姓刘,名寿绵,满族,是京城富家子弟。宗月大师出家前,人称“刘善人”。1925年出家,法名“宗月”。
老舍所写的《宗月大师》,最初发表于1940年1月23日,当时北京还由日本侵略者控制,可能是为了避免给相关人士带来麻烦,老舍并没有写宗月大师的抗日事迹,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不惜自己及家人受苦,也要帮助穷人。而事实上,宗月大师为抗战做了很大贡献。最值得称道的是,宗月大师冒着生命危险,掩埋了抗日战争中阵亡的中国军民遗骸。“佛家忠臣,师门孝子”这一称号,宗月大师是当之无愧的。面对日本侵略者,宗月大师表现出中国人的民族气节,确实是国家忠臣,体现了佛教的大无畏精神;面对穷苦百姓,宗月大师表达了无限的怜悯,并进行了竭尽所能的救济,是佛教慈悲精神的最好说明。

宗月大师不在乎钱财(万贯家财被人骗走),地位(被众多寺庙赶出去为了给穷人烧粥),尊卑(来看"我"这个穷亲戚,帮"我"念书),始终乐观,真正做到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所以他圆寂后有许多舍利子.
呵呵,作参考吧,这篇文章也是我很喜欢的一篇

突然想起老舍笔下的宗月大师

高中有段时间对老舍的京味作品挺感兴趣的

就搜罗了一大堆他的作品来看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写的《宗月大师》

当时看完就觉得宗月大师人真的太好了

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啊

就像一句书评说的

宗月大师为人如此

真的是世间少见啊

老舍的意思是说他觉得他水平低下,不够资格!

濮存昕,尽人皆知。他是屏幕上熟悉的面孔,他是《英雄无悔》里刚正不阿的高天,话剧《茶馆》里侠骨豪情的常四爷。

他不仅长得帅气,还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

有一次在看朗读者时,发现濮存昕朗读了一篇老舍的《宗月大师》。我当时印象特别深刻。 以前只知道老舍写的《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等著作。

后来我把这篇文章找来读过好几遍,也很喜欢。

为什么他特意朗读这篇文章呢?

老舍

01首先来了解下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

老舍小时候体弱家贫,快十岁还没去上学。母亲虽然着急,可是实在拿不出那每月3-4吊钱的私塾费用。

有一天一个极富有的刘大叔来了,第二天早上让老舍去上学,学费,书钱他全包了 。得此,有了贵人的相助,老舍才如愿以偿读上书。

假如没有刘大叔的帮助,也许没有后来的老舍,后人也看不到这些不朽的著作了。

这个刘大叔虽然富有,却乐善好施,喜欢帮助人。不因为自己富有,对穷人家的孩子冷淡,反而每次看到小时候的老舍,不是留他吃饭就是给他一些没见过的点心。

这对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给予了很好引导和满足,善的种子就这样悄悄地种下了。

老舍上中学的时候,这个刘大叔做慈善消耗了大量财产,还被骗了许多,变得穷困起来。后来出家做了和尚,成了宗月大师。

这篇文章是在宗月大师圆寂之时,老舍为怀念恩人写的。那种饱含感恩的情怀,渗透在字里行间,值得人细细品味。

老舍在文章中写道: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到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

宗月大师

02他朗读这篇文章背后的故事

濮存昕之所以选读这篇文章,也是有故事的。小时候的濮存昕有个外号叫“濮瘸子”,他得过小儿麻痹症,因为腿有残疾受到不少同学的嘲笑。

后来遇到一个医术高明的荣大夫。为他做了腿部手术,治好了他的瘸腿,从此可以正常走路了,由此也改变了他的一生。

试想一下,就算他长得再帅,因为腿有残疾,就凭这个也不可能在表演生涯里有什么建树,因为没有机会。

他和老舍的童年有着某些相似的经历,都是在同一时期得到了贵人的相助。

他心怀感恩之情,深情地朗读了老舍的这篇文章。借此表达对挽救自己于困境中的荣大夫的感激之情。

每个人生命中或早或晚都遇到过一些帮助过自己的人,也许别人帮助过许多人,你只是其中之一。但别人行过的善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当时的你,并鼓舞着自己不断前行。而最好的回馈方式就是将善良传递下去 。

朗读者现场

03他把公益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濮存昕作为一名表演艺术家,不仅坚持努力在舞台上塑造好每一个角色,还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公益事业。

他自己私生活一直比较低调,多年都是骑车上班,保持着朴素的生活品质。因为有过不同经历的他,更明白什么才是重要的。

从2000年开始濮存昕开始担任艾滋病义务宣传员并设立了“濮存昕爱心公益基金”来帮助贫困的艾滋病家庭以及贫困地区孩子的教育。

他还宣传无偿献血,禁毒,助残,关爱大龄女童,关注生态环境等等身体力行地做着公众人物公益榜样。

他说,“名人做公益切忌急功近利,我提倡低调公益,我们应该把公益变成生活方式,自然而然地完成一种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推动和引导。”

濮存昕

04感恩的最好方式就是做更多善事

濮存昕用自己的行为将得到过的帮助传承下来并将爱心传递下去。

这是一种正向的引导,他帮助过的无数人,又会接过接力棒继续将爱传递下去。

如此,一代又一代,一颗爱的种子发芽,开出许多花,结出许多果,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他用这种朴实的方式致敬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贵人,也是最高级的感恩方式。这是一种精神力量的传承。

一个人在有能力的时候,多去帮助身边的人,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有时候你的一点善举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或者人生轨迹。世界也会因为这一点,那一点的善举加起来,变得越来越美好。

感谢关注,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经典语录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